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汕头社科 > 近期文章 > 2012年第4期
发挥港口优势 做大做强对台贸易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13-01-21     来源: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发布机构: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发挥港口优势   做大做强对台贸易

■陆集源

    汕头市已被国务院列为海西经济区主体功能区和对台湾直航港。广东省委省政府也将汕头发展定位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何理解和实施上级对汕头发展定位和期望,是关系到汕头经济发展和前途命运问题。我们要坚决执行上级给予汕头的定位,珍惜上级对汕头发展提供机遇,在巩固汕台直航海运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港口优势,做大做强对台贸易,促进汕头经济社会发展。
    一、汕头做大做强对台贸易的优势
    1、汕头地理区位优势
    汕头位于粤东沿海,居于台湾、厦门“金三角”地带,历史上曾有“岭东之门户,华南之要冲”的称誉。汕头港位于韩江、榕江和练江出海口之总汇,水陆交通便利,陆上铁路、公路形成网络,四通八达。广梅汕铁路、深汕高速公路,以及国道324、国道206和潮汕公路可以直通到港口。汕头港经济腹地可以辐射到粤东、闽西南和赣南地区的30多个县(市),为汕头港对台贸易提供货物运输的有利条件。
    2、汕台海运贸易传统优势
    台湾古称夷洲、流求。潮汕与台湾海运贸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志记载,潮汕与台湾发生贸易关系可以追溯到隋朝。《隋书》记载:公元610年(隋炀帝大业六年)2月,因台湾不服从隋朝慰抚,炀帝派遣武贲郎将陈稜、朝清大夫张镇周率兵万余人,从义安(潮州府前称)港口,跨海击流求,杀其王,获俘数千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饶平陈天资在《东里志》中记载这一事件时加了一段按语。按语称:“此我师捷获外国之始也,然富商得以逡巡海道,与夷人交通,夷人也得扬帆万里,与中国互市,皆自兹役起之。”由此可见,潮汕与台湾海运贸易始于隋朝。自此之后,历朝历代潮汕与台湾海运贸易几乎没有间断。汕头开埠前,汕头港的红头船已行驶我国沿海各港,包括台湾几个港口。《澄海县志》(清嘉庆版)记载:沙汕头(汕头市前称)的帆船“上溯津门,下通台厦”。汕头于1860年开埠后,外国轮船行驶我国沿海各港,包括台湾港口,海运贸易十分活跃。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汕台两地杜绝往来。2008年国务院将汕头港列为对台贸易直航港。2009年1月汕头港恢复对台直航,结束了两地海运贸易中断60年的历史。
    3、汕头港环境条件优势
    汕头港被国家交通部确定为我国沿海25个主枢纽港之一。汕头港有内海湾(珠池港区)和外海湾(广澳港区)。内海湾码头主要承担近洋(如台湾、日本、朝鲜、韩国及东南亚诸国)航运轮船靠泊。珠池港区是汕头港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配套最齐全的现代化港区,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对台贸易物流基地。
    二、汕头如何做大做强对台贸易
    1、要充分认识港口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汕头因港立市,因港兴市。汕头开埠前,只是澄海县属下的一个小港埠。自1860年1月1日开埠后,随着国际航线的开通,促进了汕头海运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以及工业、商贸、交通、通讯、金融、文化等方面的繁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汕头成为我国沿海一个繁华大都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的辉煌程度达到鼎盛时期。据《潮海关史料汇编》和饶宗颐总纂的《潮州志》记载:1932至1937年,汕头港各年吞吐量居全国第三位。海运贸易的发达,带动了城市商贸的繁荣,与上述同一时期,“汕头商业之盛居于全国的第七位”。上世纪50年代,汕头工业总产值居全省第二位,获得如此成就,与汕头港的发展不无关系。但是,自汕头特区成立以后,特别是一市变三市(汕头、潮州、揭阳)之后,由于有关领导对港口重视不够,以及其他主观客观原因影响,使港口建设发展滞后。如今全国沿海25个主枢纽港,百分之九十的港口吞吐量已达到或超过亿吨的水平,而汕头港近年来只有三四千万吨,对比差距很大。改革开放前,汕头港与厦门港的吞吐量差不多,如今汕头港的吞吐量只是厦门港的三分之一。我们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要以史为鉴,借港兴城。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要增强港口城市意识,要处理好港口与城市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港口与城市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同共发展的关系。港口与城市的命运息息相关,一损俱损,一荣共荣。港口如何依托城市现有条件,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城市经济如何利用港口这个门户走向世界,达到港为城用,城以港兴,这是汕头特区扩围之后,我们所需要研究的课题。
    如何做大做强对台贸易,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都已给汕头做出定位和规划。至今广东省只有汕头港有资格对台直航贸易,我们要珍惜这一机遇,把对台贸易列入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议事日程。要明确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搞好了这项工作,才能更好改善汕头投资环境。随着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增加,将带动城市各行业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据国际港口航运物流专家测算,中国港口航运物流,一个标准集装箱(TED)可给港口地域带来经济效益7000元人民币。各级领导要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各方协作配合。只有做大做强对台贸易,汕头经济快速发展才有希望。
    2、要扩大汕头港对台直航的生产规模
    汕头港自恢复对台海运贸易近4年来,台湾方面开通的港口主要是高雄港,汕头方面开通的港口主要是珠池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李嘉诚属下公司与汕头港合资合作),近4年来,共完成进出口集装箱只有8万多个。从双方直航港口个数、班轮航次和进出口集装箱数量来看,只能说是小打小闹的初级阶段。如要做大做强对台贸易,台湾方面应增加与汕头港直航对接的港口或码头泊位。汕头方面可考虑在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基础上,增加港务集团珠池港区的码头泊位,同时要邀请更多的航运公司加盟汕台直航行列,以增加直航班轮密度。对台贸易的进出口物资方面,除现有货种外,可考虑增加两地的农付产品、海产品、土特产品,以及水泥砂石建材货物,以增加两地物资交流和进出口吞吐量。
    3、要搞好汕头周边地区的协作关系
    汕头港传统经济腹地幅射粤东、闽西南、赣南地区几十个县(市)。改革开放后,随着各地道路交通改善,周边港口建设发展,以及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影响了汕头港经济腹地,汕头港优势被弱化。我们要充分发挥汕头港对台直航的独特优势,认真做好宣传推介工作,扩大影响,吸纳原有经济腹地使货物回流。具体做法:由市领导牵头,组织外经贸局,交通运输局、港口管理局、港务集团、外轮代理公司以及汕头保税区、汕头外运公司、汕头海关、汕头检查检疫局等部门单位代表参加的汕头对台贸易考察团,深入经济腹地调查考察。通过座谈会、咨询会、推介会,掌握各地对台贸易进出口货物流向、流量,以及货物种类、货物产地,为对台贸易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要宣传汕头港的生产能力、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以及通关环境、优惠政策,让各地货主、商家对汕头口岸有所了解,增强他们对台贸易的信心,为汕头港提供更多进出口货物。
    4、要把珠池港区打造成为对台贸易物流基地
    珠池港区位于汕头内海湾北侧,岸线长2159米,陆域纵深900米,陆域面积126.673万㎡。港区设置通用件杂和集装箱码头泊位13个,其中1.0-2.5万吨级深水泊位9个。码头总长度1800米,前沿水深-11米,设计年综合吞吐能力680万吨,其中国际集装码头泊位2.5万吨级二个,年通过能力40万标箱(TEU)。该港区技术先进,配套齐全(广梅汕铁路汕头站疏港铁路直通港区),是汕头港首个现代化港区。港区功能定位是承担近洋集装箱和件杂货运输任务。该港区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以及码头吨位级别等各方面来看,非常适合为对台贸易直航港。其实自2009年汕头港恢复对台直航近4年来,大陆和台湾方面进出口货物都是在珠池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发出。如要做大做强对台贸易,除了国集二个2.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外,还有港务集团珠池港区7个1-2万吨级深水泊可以使用,我们应该把珠池港区打造成为对台贸易的物流基地,为汕头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汕头港务集团公司、市社科联特约研究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9 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汕头市海滨路12号科技馆大楼六楼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1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