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汕头社科 > 近期文章 > 2014年第4期
期许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15-01-13     来源: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发布机构: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期许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 陈树耀 陈树平
    德育不只是指政治思想教育,现代德育理论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转化,发展其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素质的系统活动。“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①
    然而,由于我们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以及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影响,学校教育中依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中依然存在高分低能、人际关系不协调、团队协作精神差和沟通能力不强等问题,许多人无法面对日益国际化的竞争,无法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面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方法在哪里?许许多多有识之士都在研究和探讨。我们在工作中尝试用期许教育的方法。
    一、期许教育从精神层面(心理因素)和身体层面入手,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期许即期望,是指对未来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②。在学校中开展期许教育是对学生未来人生成功的期望,通过赞许的态度和方法来训练他们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实施过程。也是建立在信任、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学生更高的期望,激发他们的潜力,促使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培养自己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竞争的过程。其本质是遵循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③,通过唤醒学生的潜力和自尊,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道德水平,把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德育工作是一个行知合一,教育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重说轻教、重心理引导轻行为训练,导致受教育者无法真正做到行知合一,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期许教育抓住精神和身体两个层面,既重视精神上的心理上认同和疏导,又坚持身体上的行为习惯训练,使受教育者既在心理上有道德认知,又在行为上有道德习惯,更容易取得实效。古人曰“形而上者为之神,或为之道。”这就是精神上的问题了;“形而下者为之器,或为之术。”这就是身体训练层面的技能问题或是良好习惯的问题。形而上控制并影响形而下,心控制身,思想控制行为,训练控制习惯。如果做好精神层面的辅导和沟通,使学生心理没有障碍,并乐意接受教育,那么,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就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再辅以重复的训练和暗示,促使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培养自己的能力,我们的德育工作就成功了。
    二、期许教育回归人性的本质,倡导尊重与欣赏,让学生在愉快中受教育
    回头看看自然界中的种种现象,可以清楚看到期许产生的神奇效应。凤凰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梁冬有一次介绍:一位日本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水居然是有意识的。这位科学家的实验是:分别对一杯水说一些美丽动听的语句,对另一杯水说一些厌恶、打击、咒骂的语句,结果居然发现这些水的纹路和排列现状有天壤之别:听到好话那杯水排列非常整齐、流畅,而听到打击的那杯水,纹理就显得乱七八糟,效果很糟糕。无独有偶,有科学家对植物,如鲜花也做类似的研究和实验,发现现象也一样,听到好话的鲜花更灿烂,而被打击的鲜花很快凋谢。古人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紧紧抓住自然现象,师法自然,方法上就不会错。我们实际上也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动物园、马戏团的动物训练员常在动物们表演一个节目刚停时,即时而迅速地给予它们物质或心理爱抚的奖赏,以便让它们下次更好地表演。这就是期许教育在动物身上的体现。
    人是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其大脑工作机制无可否认也是按这个道理——乐于接受期许、欣赏,恶于接受打击、批评来进行的。从大脑的构造,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个机制。大脑可分别为左右两个脑,左脑叫后天脑,右脑叫先天脑,中间有由几亿对往事联成的脑梁,不分昼夜地传递着左右脑的信息。左脑负责人生几十年的知识和信息收集,并把其中有价值的部分透过脑梁储存在右脑的DNA中,作为有利于自身物种遗传的因子传下去,所以左脑又叫做自身脑。我们平时只注意左脑的训练,其实右脑更重要。右脑是祖先脑,储存着祖先一亿年来的智慧,他的知识含量和数量是左脑的十万倍以上,那么,如何开发右脑呢?这也是目前科学界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刚才说到的期许、赞赏教育方法就符合右脑开发的功能了。从人的脑电波和内分泌系统,我们可以获得强有力的证据。《脑内革命》的作者,日本著名医学家春山茂雄做过研究:当大脑接受到赞许的信号时,就出现了α波形,α波形一出现,A10神经系统就开动,刺激内分泌系统分泌一种非常有利身心发展的激素,叫β内啡肽,此激素能让血管松弛并变大,增加血流量,给大脑带去更多的养分,并让右脑放松,灵光闪现,创意出现,甚至增强记忆力,这样,祖先一亿年的智慧就有一些被激发出来。所以,只有在放松、愉快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开发我们的右脑。当我们紧张、被打击、沮丧、痛苦、失望或悲伤时,全部分泌的是肾上腺素,俗称战斗激素。当人无论是身体或心理遭受攻击时,都分泌这种激素,让血管收缩,血流和心跳加快,以抵抗外来的侵略。因此,当我们批评人的时候,遇到的是抵抗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期许教育的大脑机制。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在快乐的状态下,人们总是会有更好的表现。
    人总是因为期许而成长。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上世纪60年代的实验已经验证了老师的期许在学生们身上所产生的皮格马利翁效应④。4岁才会说话的爱恩斯坦上学后曾被教导主任断言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然而,正是父母的期许使他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双耳全聋的周婷婷在父亲周弘的期许中成长成为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留美硕士;微软亚洲研究院中一帮年轻人成长的经历,无不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期许会促使孩子的成功,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三、期许教育坚持对学生进行身体层面上的重复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以上是关于思想教育通过期许、赞扬来达到沟通、鼓励和引导的目的,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英国著名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过“教育是一种训练。无论是对思想习惯,还是对行为习惯,都必须进行系统的训练,都必须有目的的去培养。⑤”在德育工作中,如果缺乏身体层面上的重复训练,则无法使我们的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行为习惯。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运动员要取得冠军,不管他/她的思想是多么先进,心态是多么良好,如果没有日以继夜艰苦和重复地训练技术性的动作,也是无法取得冠军的。同样道理,我们的学生因从小在家庭就较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考习惯和行为模式,来到学校后,如果没有在身体上进行简单、重复和坚持的行为训练,就无法使之改掉身上的坏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很想做好,可就是无法做到。”这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在身体上形成行为习惯。因此,在期许教育中,我们还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身体技能上的训练。
    那么,应该怎么训练呢?我们认为,德育教育应该生活化,把德育融入在行为习惯中进行训练,形成条件发射,变得和呼吸一样自然。才能使学生的每一次道德冲动自然的以一种他们曾经考虑过的思想形式表现出来。具体的训练流程:
    关键词:心态 氛围 理念 知识 习惯
    1、老师应首先调整好心态。面对学生身上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老师们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只看到学生的不足,而要多看到他们的优点,相信学生的潜力,用期许成功的心态和眼光来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爱和期望。这是期许教育成败的关键。
    2、“教育是一种气氛”。老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好的教育环境。硬环境包括教室的布置和老师的服装礼仪等,软环境方面要求老师保持脸上的微笑,每天至少要讲五句鼓励正面心态的话,表扬五位同学。通过营造教室里良好、开放、积极、向上和快乐的氛围,促进学生分泌β内啡肽激素,千万不能讲影响心态和打击的话。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批评学生,只是要讲究表达的方式和技巧,务必做到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3、通过励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理念。学生是一张白纸,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其中有些会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要和社会上的各种不良信息抢占阵地。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身边和社会上各种成功事例以及哲理故事中的德育资源,通过每天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或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正面的教育,不但拥有正确的人生理念、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而且具有免疫能力,以抵抗社会上无孔不入的不良信息。
    4、知识传授中,老师们应该用互动式或探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尽情表现。遵循“倾听+认同+赞扬+反问+引导”的期许公式,老师要用肯定、赞许的语言和行为,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没有对错,只有思考。千万不要指责或耻笑,连苏格拉底都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们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要让学生带着遗憾离开教室,知识的传递才会事半功倍。
    5、在习惯养成方面,老师千万记住:习惯=简单+重复+坚持。任何行为只有重复36遍细胞才能记住,从而形成习惯。我们无法要求学生做到学一遍或听一次就能记住的,要想形成习惯,必须反复地做,这个道理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老师的耐心和信心,所以,作为训练者的老师在训练中应该始终铭记这个公式,否则容易灰心、怀疑和放弃自己的方法,导致这种简单、重复和坚持的习惯训练难以坚持下去。
    四、期许教育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曾经说:“赋以厚爱,大器可成。”期许教育的理念和训练方法只是众多德育工作方法中的一个思路,要进行这种期许教育训练,知易行难,80%靠老师,20%是学生的问题。以往的教育思路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实际上,“强将手下无弱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根据人脑的结构和工作机制,我们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老师如何通过训练去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如果老师没有具备这种心态、理念、知识、技能和习惯的话,就很难见效。训练中老师自身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教人者先要教己,如果自己做不到,就没有说服力,学生很难心服口服并100%按部就班执行,所以,我们觉得期许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老师的身上。古人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就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了。

 

    注解: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4年2月26日
    ②:《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               商务印书馆
    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④: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 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 F. Jacobson)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⑤:《教育是一种训练》  作者 [英] 夏洛特•梅森   中国发展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脑内革命》 作者:[日]春山茂雄 翻译:郑民钦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赏识你的孩子》  作者:周弘 广东科技出版社
    3、《用爱学习》 作者:[美]威廉•斯塔福 康斯坦丝•斯塔福 译者:李旭大 电子工业出版社
    4、《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品德培养从哪里开始》 作者:孙云晓 同心出版社
    5、《人性的弱点》 作者:[美].戴尔.卡耐基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6、《工商管理经典译丝——管理学》作者:[美]斯蒂芬•P•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陈树耀,汕头外语外贸学校;陈树平,汕头大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9 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汕头市海滨路12号科技馆大楼六楼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1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