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潮人与潮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陈嘉瑜
潮汕文化是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支富有特色的细流,她随着历史上潮人移居海外的足迹传播到东南亚以至五洲四海,在与海外侨居地文化融合贯通的过程中,又不断将海外先进文化引进桑梓故园,潮文化经过与不同文化的接触交流浸灌之后,更加呈现出气象万千,灿烂绚丽的景象,涌现出一大批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专家学者,从而使潮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出现了“跨越式”和“几何级数增长”的特征。
一、潮文化在世界各地的滥觞
潮文化在世界各地滥觞,缘起于潮汕人移居海外。据史料记载,南宋末年,元兵攻陷潮州城之后,潮人纷纷逃往南洋各地。部分饶平义士随张达护驾至新会厓山兵败后,也多数远渡重洋流落至安南、暹罗及南洋群岛各地,这是潮人移居海外的发端,潮人大量移居海外的高潮则在明末清初。历史上潮人移居海外,大都是为了谋生。初始,潮人历尽艰辛,飘洋过海,来到各个陌生的国度,他们怀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对祖根文化的绵绵情结,在日常生活、打工谋生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固守原来的传统习俗,使潮文化得以逐渐传播。
1、饮食文化。人们为了维系生命,首要条件是一日三餐。移居海外的潮人,不管在经济拮据还是生活宽裕之时,都习惯性地保持着潮汕饮食文化的传统:喜爱海鲜、重视汤类、做工精细、清淡素雅、小吃多样,小食独特。这些潮州菜的特点也成了潮人谋生手段之一,于是,潮人从一锅一炉开始,摆小摊、卖小吃,以小至很多国家的唐人街,以摊或大排档经营潮州菜者随处可见,人们可以随意尝到“粿条”、“鱼丸”、“牛肉丸”、“卤味”、“粽球”、“韭菜粿”等等独具风味的潮汕小吃。其中有些经营者渐渐发展成为名闻遐迩的潮州酒楼。现在,在潮人较早侨居的泰国曼谷唐人街区,潮州酒楼数以百计;就连上世纪70年代才有大量潮人侨居的巴黎,也以潮汕饮食文化的优势发展了餐饮业,现在,在大巴黎范围,稍具规模的潮州酒楼不下五百家,其中比较闻名的有黄明山的中国城、陈顺源的白天鹅酒楼、徐氏的潮州城、陈克威的陈氏美食中心和周木忠的国都酒家等。这些酒楼的潮州菜堪称一流,很多潮菜著名美食色、香、味、形为世人公认,潮菜以潮汕流传的神话传说、喜庆吉祥祝词命名的菜谱,如迎春接福、黄金满屋、大展鸿图、富贵有余、五福喜临门、福禄长寿桃等,更具中华传统文化的神韵,将潮汕饮食文化推向极致。
2、农业和手工业文化。潮人为了谋生,在侨居地开荒种植,租佃务农中,将潮汕精巧而高产的农业文化如精耕细作,间种套种等技术在当地发扬光大,使一些侨居国的农业技术得以进一步发展。潮汕手工业文化素以精美、实用驰名,如潮汕建筑技艺及风格十分独特实用,这里的屋宇结构有瓦山虎、四点金、四马拉车等形式,配上精美的工艺装饰,屋脊上多配有色彩艳丽的嵌瓷花鸟、厅堂斗拱与金木雕艺浑然一体,门窗与金漆画相映生辉。由于潮汕地处沿海,建筑结构多从经受台风袭击考虑出发,同样适应南洋各国的建筑要求。因此,潮人在南洋打工谋生,得以把潮汕的手工业文化予以传播弘扬,以致南洋各国的近代民居建筑风格多与潮汕相近,就连很多庙宇,在造型、结构上也都具有潮汕寺庙建筑的传统风貌和特点。如泰国湄南河上的老本头古庙,其外貌就酷似潮汕的三山国王庙;新加坡19世纪初建于大坡披立街的粤海清庙,屋顶上的瓦筒以至嵌瓷艺术品也与潮汕建筑一模一样,及至1984年同义安公司进行大规模修缮,也仍然保持了原来的潮汕风格。其他诸如著名的马来西亚的锡器业,也都是从潮汕手工业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商业文化。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潮汕地区,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所形成的精明、刻苦、务实、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的潮商精神,特别是优良的信用品德,对潮人在海外的经济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当年谢易初初到曼谷时,面对曼谷种籽市场被少数人垄断、哄抬价格的局面举步维艰,谢易初以潮人的商业文化观念,坚持诚信待人,于1924年专程回家乡澄海,精心挑选一批品质优良的种籽运到曼谷,廉价出售,使他的正大庄在客户中以质优价廉建立了信誉,事业得以蓬勃发展。谢慧如也从他创业之日起,就一直坚持诚信待人,他第一次从银行贷款收购稻谷不到两个月,就碰到米价上涨,这对于其他在收割季节大量收购稻谷囤积,一俟米价上涨即碾米出售的商人来说,不啻是获利的好时机,于是便有人要以高于合同价的价格向他购买大米,但谢慧如宁可让利三分也要讲究诚信,坚持以合同价如数卖给原合同买家。这种比金钱更可贵的信誉,使谢慧如在短短几年就打开了名头,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很多海外潮人正是以潮汕重信用的商业文化,在各侨居国艰苦创业,赢得信誉,获得发展,不但使潮人成为侨居国经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也使潮汕的商业文化得以传扬。
4、文化艺术和节俗礼仪。早期潮人出洋谋生,最初在出卖劳力养家糊口之余,都没有能力满足自己基本的文化生活需求,唯一可以做到的是借助原来在家乡便已耳熟能详,熟习嗜好的潮曲潮乐来获取精神慰藉,情感充实。劳作之余,有的人便以随身携带的潮州乐器(通常是椰胡、箫和三弦等)奏出一曲潮州弦诗或潮剧曲牌以寄乡思;有的人则哼唱起潮剧唱段和无字小调。袅袅乡音常会引来同乡相聚,并往往从独奏发展成为成组合奏,渐渐地人们便经常聚集在一些“估俚间”、“公司房”或店堂门前的“五脚砌”,仿照潮汕农村的“闲间”一起锯弦、唱曲、听曲,满足他们最起码的精神文化生活渴求。早年的新加坡,潮人就经常在他们聚集居的牛车水、水廊头、皇家山脚和十八间后等地的“海外式闲间”一起自娱自乐。这种场合,通常都少不了潮州工夫茶,人们在吹拉弹唱前后和间歇中,就着工夫茶的芳香说方言、叙乡情、讲述潮汕民间掌故和节俗礼仪、切磋潮汕民间工艺及潮菜烹饪技巧等,为海外潮人构建起灵魂栖居的空间,使潮州音乐、戏曲、文化和风俗等在侨居地得以延续和传播,激发了海外潮人探寻祖根文化的热情。潮乐和潮州工夫茶共同营造的“海外式闲间”在潮人移居海外初期,对保存和传播潮文化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二、海外潮人社团纷纷成立,加宽加深了潮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向度
早期海外潮人漂泊于异国他乡,谋求生存的孤独艰辛,都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华侨自己组织起来,团结、互助、合作,才能图生存,求发展。在中国国内那些以业缘、地缘、血缘组织起来,旨在“共谋福利”、“守望相助”的同业会、同乡会、宗亲会等民间组织的启示下,海外潮人最早在清同治2年(1863年)便成立了沙劳越古厝潮州会馆和光绪17年(1891年)成立的大马雪兰莪潮州八邑会馆。此后,各种不同地域名称的会馆、公所、公会等潮人组织纷纷成立,并逐渐发展为潮州会馆等总会形式的社团(下统称潮州会馆)。潮州会馆一般都“以联络感情,敦睦乡谊,互助公益,推广教育为宗旨”。大都设有文教、康乐、宣传、潮剧、耆英、青年和妇女等下属机构,各潮州会馆除发挥团体优势,为乡亲排忧解难,维护潮人权益等作用外,还加大了开展弘扬潮汕文化的力度,加宽加深了潮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向度。他们十分注重对潮人子女的华语和故土文化教育,开设华文学校、创办华文报刊、建立潮人娱乐社、公演潮剧,对潮文化的传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兴办华文学校,是大多数潮州会馆最为重视的事业。潮人到海外谋生,必须提高文化加强与家乡的书信往来,密切与故土的联系,同时也必须使子女得到华文学习的机会而不至于中断中华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传继,于是各类华文学校便应运而生。新加坡潮人最早创办的学校是端蒙学堂,创建于清光绪32年。学堂的课程设置都仿效中国国内同年制学校,上课时教员除上英语课外,其他各科一律用潮语讲课,至1918年以后,才从国文课开始,逐渐用国语讲课。学堂几经迁徒扩建,也几经停办(主要是沦陷期)复办,后来又发展为端蒙学校、端蒙中学,并带动了其他潮人学校的创建。1963年由义安公司独资创立的义安学院,是海外潮人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1967年改称义安工艺学院,由政府直接参与管理和投资),校风良好,得到社会的好评。第一、二、三届毕业生共444名,其中不少到英、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泰国潮人较早创办的学校是大同学校和培英学校,培英学校于1916年开始筹建,1920年5月建成正式开学。泰国华文学校也是几经起落,至1946年进入全盛时期,全泰国华文学校(不唯潮籍)共达500多所。1990年初,泰国华侨报德堂董事长郑午楼带头捐资1亿泰铢,在原该堂创办两所学院的基础上创办华侨崇圣大学,是目前泰国华人开办的唯一综合性高等学府,设有9个学院,25个系,700多名学生,300多名教职员。泰国华侨社团中有泰国华文教师公会、泰国华文民校联谊会等组织,其主要领导成员和大多数会员都是潮州人,长期以来对泰国华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在马来西亚,由潮人兴办的中、小学有80所之多;柬埔寨潮人兴办的端华学校,在校学生最多时达到400余人。其他如美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都有潮人兴办的华文学校或华文培训班,这类学校都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主导思想,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少人在所在国科技、教育、工商业、政法等部门取得可喜成就,成为社会栋梁。
正是在海外潮人与各地华侨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国外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100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各种社会培训机构不断增加,发展迅猛。
创办华文报纸,开展华文文学活动,使潮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新加坡、马来西亚最早具有新闻性质的华文期刊,是英国传教士米怜(willian Milne)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而第一份由华侨自己创办的,并真正具备报纸形式的华文报,则是厦门人于1881年创办的《叻报》。此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陆续出现一些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文报。泰国的许多华文报纸是由潮人办的,现有的六大华文报《星暹日报》、《中华日报》、《新中原报》、《亚洲日报》和《世界日报》全都是潮人创办,并且除《世界日报》现由台湾人主办外,其他5份报纸的董事长、社长、总编辑和编辑、记者,大多是潮人。两次大战之间,新加坡小报尤多,仅1925年至1934年,就先后出现153种华文小报和杂志,华文大报经常有10左右种同时存在。各大报都辟有各种各样的副刊,宣传家乡文化风俗,不但对所在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成为华文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园地。
海外华文文学可以说是与华文报刊同步发展、共同兴衰起落的。潮人社团创办和潮人参与主编的华文报刊在传播潮文化中,涌现出一批推动华文文学运动发展的人才并在二战前夕形成新马华文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曾圣提(曾曼尼,饶平)、铁杭(潮阳)、刘思(刘世朝父子数人,潮安)、柳北岸(蔡文玄,潮安,曾任新加坡作家协会主席,1998年获“东南亚文学奖”)等一大批潮籍作家,以各自的小说、新诗、散文和文学评论推进华文文学浪潮的掀起。如铁杭在先后主编《星洲日报》、《总汇报》副刊《文艺周刊》、《世纪风》,主持《文艺长城》编务5-6年间,自己也在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上卓有建树,所著《马华文艺论》和百几十万字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在新马华文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后新马泰的华文文学,除继续秉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在民族、文化渊源上与祖国保持相通外,逐渐与当地融合,强化当地特色,作家、作品的数量、品种不断增加,又形成了新的高潮。并出现了多家书局书店,出版发行潮人创作的华文文学专著。1985年以来,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为使华文文学继续发展,先后举办“小说创作座谈会”、“诗歌创作座谈会”以及各类学生华文写作培训班、“华文文艺书刊展”,并斥资出版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丛书、丛刊,至今已出版丛书40种左右、丛刊10多种,均为潮人作品。
潮人社团的成立,促进了潮剧潮乐的传播发展。潮剧潮乐在海外得到广泛传播,有赖于潮人社团的成立。随着侨居海外日久、经济实力增强和社团成立,原先那种“海外式闲间”的自娱自乐已不能满足潮人根深蒂固的家乡文化情结和需求。于是各潮人社团便从4个方面致力发展潮乐潮剧。一是成立娱乐社团。新加坡最早的潮人娱乐社团是与1845年义安公司更名同时成立的“醉花林俱乐部”。海外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较为闻名的潮乐团体有:新加坡“余娱儒乐社”、“六一儒乐社”、“南华儒乐社”、“适可俱乐部”和“潮州联侨俱乐部”;泰国“小戛玉潮乐社”、“乐天国乐社”;越南“倚云潮乐社”、“阳明轩国乐社”;马来西亚“古晋潮侨俱乐部”;香港“潮商互助音乐部”等。这些团体多有音乐修养较高的乐师乐手参与其中,除登台演奏和演出潮剧的传统剧目,互相交流外,还从事潮乐汉乐研究、鉴赏和培养人才,广纳社员,不断壮大队伍。二是在民俗节庆和酬神赛会中推动潮剧的传播。潮剧戏班到南洋演出,最先始于泰国。由于潮人的神崇拜习俗,在十七世纪中、后期已有1万多华侨定居的泰国大城被称为“支那橹”的华人街,每逢酬神赛会,都有潮州大锣鼓和潮剧的演出。十九世纪中后期大城王朝拉玛四、五世时代宫廷的外交盛宴中,演出助兴的压轴表演就是潮州戏。各潮州会馆成立以后,更促成了在民俗节庆酬神赛会中聘请潮汕潮剧戏班前往演出的活动。如越南、柬埔寨都是清同治年间开始有当地华侨在每年酬神赛会期间聘请潮剧戏班前往表演;新加坡在清光绪年间逢年过节也由潮人聘请永丰班和老赛宝丰班到街头露天舞台配合节庆民俗活动演出。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潮剧潮乐在南洋传播进入鼎盛时期,很多受聘作酬神演出的戏班常因演期一延再延,并逐渐进入剧场作商业演出,经常滞留三年五载不归。在曼谷耀华力路、石龙军路的十几家戏院,都是潮剧经常演出的场所,有5家长期被潮剧班主包下来,专演潮剧,以满足泰国潮州人看潮剧的需要。三是成立潮剧团。南洋潮剧演出的盛况促使当地潮剧班应运而生,很多潮人社团和潮商都相继组织自己的演出班底,新加坡3个儒乐社也是在这个时期发展潮剧演出的。目前,泰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香港,依然有几十个职业潮剧团和大量民间潮剧潮乐团体。欧洲、美国南加州和澳大利亚的潮人社团成立后便各自建立了潮剧团、潮艺团。法国潮州会馆潮剧团,1986年在巴黎潮乐研究社的基础上建立后,一直坚持“将潮州之文艺娱乐弘扬于友邦”,阵容日趋壮大,活动日益广泛,演出水平不断提高。四是加强潮剧艺术交流。在潮人社团的努力下,潮剧在南洋一些国家,已经从以潮人娱乐为主发展到融入当地社会,变成华侨和当地人民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发挥着感情交流和文化沟通的作用。泰国政府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一直认同包括潮剧潮乐在内的中华文化,经常在国家电视台以固定频道播放潮剧潮乐演出实况和录像,陆续邀请中国国内潮剧团前往演出和交流。新加坡也一直将潮剧潮乐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的内容,经常邀请潮剧参加“华族文化节”、“传统地方戏曲节”的演出。多年来,世界很多文化节如: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市华兰纳文化节和悉尼中国文化节、法国斯图加特市国际青年戏剧节、泰国国际罗摩衍耶节、土耳其西瓦斯市安纳托利亚戏剧节、香港艺术节、中国地方戏曲展、神州艺术节以及汕头市的国际潮剧节,都先后有众多海外和中国国内潮剧潮乐团体应邀参加,使潮剧潮乐在这些国际性、地区性的艺术交流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提高。
三、潮文化在广泛传播中日益积淀,形成向学术研究跨越的新高度
底蕴深厚的潮汕文化在海外潮人浓郁的祖根文化情结的呵护下,在海外传播中日益积淀,一批批学富五车的海外潮人学者,不断与本土学者互相交流,共同发展,在长期潜心致学中,以其卓著的学识,将潮文化引向新的高度。
原籍揭阳榕城的“十万山人”孙星阁,深得潮汕人文精髓,博采各家之所长而独树一帜,驰誉艺苑。孙星阁生于1897年,卒于1996年,自幼得同乡著名学者曾述经(举人)、曾习经(进士)兄弟的真传,年轻时便学诸子之文、习秦汉之碑、临大家之名迹、读百家之诗。造就了潮汕文人豁达淡薄,刻苦勤学的性格,他极力提倡文、字、诗、画共冶于一炉,达到不俗的成就。在他40多岁时,虽曾有友人推荐而出任两广督学,却终以性好自由而辞职告终。1949年底移居香港后,一直致力于诗书画的创作。其作品极具个性,脱俗不凡,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得到诸多名家极高的赞赏。于右任说:“其笔情之潇洒,襟怀之高旷,法在八大、石涛之间”。黄永玉评价:“孙夫子的艺术生涯,画作逼人之威力,文化造诣之深厚、其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之态度,坦荡自然的胸怀,都不是空口说白话的俗子比拟得到”。孙星阁正是以其诗书画三绝,从另一个角度将潮文化提到更高的层次,成为二十世纪艺坛中一位极具才华和个性的书画家。
最具代表性的是饶宗熙教授,饶老早在1934年18岁时就秉承其先君饶锷的遗志,凭借过人的才华和深厚的家学,增补成煌煌巨著《潮州艺文志》;抗战胜利后又运用新材料、新体例、新方法主持修撰《潮州志》,被誉为“方志史的里程碑”,为潮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及后又以其治学严谨,精研探微、证悟独多的风格,成为当今学界泰斗。他以其博古通今,中西融贯,既赋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底,又旁通西方治学门径,在被称为当今世界显学的敦煌学、甲骨学、秦简学以及中外交通史方面都有独创性的贡献。正如著名东方学权威、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所说:“饶宗熙教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又擅长书法、绘画,在中国台湾省、香港以及英、法、日、美等国家,有极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被国际汉学界公认为大师。特别是饶老对于乡邦文献和历史文化艺术所倾注的心血和作出的贡献,殊为感人。1992年11月,饶老应邀参加在汕头举行的“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第二届理事会和“翁万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创立“潮州学”和在香港举办“国际潮州学研究会”的倡议。翌年,在饶老的倡导下,由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合办的学术研究刊物《潮学研究》创刊,饶老亲自任主编并发表《何以要建立“潮州学”?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这一指导性文章,作为建立潮州学的“宣言”。从此,开创了潮州学研究的新阶段,也使潮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出现了“跨越式”和“几何级数增长”。
对海外潮人与潮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轨迹的勾勒与历史向度的回顾,展示出潮人精神文化在海外演进的自然历史逻辑,使我们对潮学研究增添了新的认识维度。在海内外潮人的共同努力下,“潮州学”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课题,并受到深入研究而发扬光大,将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单位:汕头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