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汕头社科 > 近期文章 > 2016年第3期
加大培育传播 推动潮剧传承与发展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16-09-29     来源: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发布机构: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加大培育传播  推动潮剧传承与发展

■ 陈泽楷

    一、当前制约潮剧发展的主要因素
    潮剧,曾经是潮汕人民群众重要的文化娱乐形式,逢年过节,不管是在城镇剧场还是下乡演出到处爆满,一些经典唱段甚至被广为传唱,成为“流行歌曲”。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国门大开,国外以及港澳地区丰富新鲜的文化娱乐节目的大举涌入,电视、电影、卡拉OK等现代化文艺形式的兴起,古老的潮剧,与全国各地的戏曲一样,倍受冲击。尽管不少有识之士都发出了“振兴潮剧”的呼声,采取了包括体制改革、身份变换等做法,但剧种依然越来越被边缘化,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生存现状与发展处境越来越艰难。笔者认为,潮剧之所以日渐式微,一方面除了受各种文化娱乐方式的冲击之外,另一方面,由于“文革”等时代原因,无论从剧种传承、人才乃至观众的培育,都出现了“断层”。“80”后的年轻人,对潮剧的认识几乎为零,对潮剧缺乏了解,缺乏兴趣,也缺乏感情。从艺人才和年轻观众的缺乏,是当前制约潮剧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推动剧种繁荣与发展的对策
    潮剧是潮汕文化的精髓,迄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这一古老的剧种能够绵延几百年,历经各个时代不但没有消亡,而且仍有顽强的生命力,有市场、有观众,说明其艺术特色符合不同时期的人们的审美需求,没有被时代淘汰“出局”。特别是近几年,在经历“一番寒彻骨”之后,开始出现“柳暗花明”,剧种的发展有了新的“转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网络的兴起,网上传播的迅猛以及越来越多年轻观众的涉足,让人看到潮剧新的生机和希望。
    (一)加强对潮剧人才的吸纳与扶掖,培育剧种接班人
    潮剧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戏曲是一门成才率很低的综合艺术,所谓“台上一刻,台下十年”。青黄不接、缺乏传承接班人,已成为地方戏剧种消失或衰落的最直接原因。如何继承薪火、接续人才“断层”,成为潮剧传承与发展的关键。
    要加强对潮剧人才的吸纳和潮剧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传统的拜师学艺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培育优秀潮剧演员。一是要在从艺人员中广泛开展拜师学艺,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老一辈艺术家身上的“绝活”是剧种的“招牌”和“传家宝”,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资源和无形的财富,要鼓励青年演员积极拜师学艺,聘请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回团辅导执教,通过定期辅导和重点扶植相结合,培养编、作、导、演等各个行当、各个专业的接班人。二是要通过“科班制”和“学校(院)教学制”,培育潮剧后备力量。目前潮汕三市均有潮剧院(团)、戏曲学校或潮剧艺术培训中心,要整合多方资源,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通过剧团与学校联合办学,定向培养等方式,形成潮剧演员“人才库”,同时,通过选送有发展前途的演员到北京、上海等戏剧学院从师进修,形成良好的艺术人才培养链条,以提升潮剧人才培养质量和演艺水平。三是要争取政府财政的支持,获得政策倾斜和长效扶持机制,对报考戏曲专业的学生实行择优录取、“免费就读”,增强戏校招生的吸引力,缓解历年来招生难问题,保障潮剧后备力量储备的充足。
    (二)利用网络普及传播,打造网上、网下一体化的宣传渠道
    潮剧不是没人看,而是宣传不到位。“排斥”更多缘于“不认识”。宣传的不到位,导致人们对剧种认识的不到位。任何一种文艺形式的普及,靠的都是长期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熏陶。特别是在各种文艺百花竞放的当今,宣传与普及便显得尤为重要,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
    因此,要加大对剧种综合性的宣传以及潮剧知识系统性的普及。除了报纸、电台、电视等主流媒体外,要充分网络与手机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优势互补地开展宣传,通过现代化网络媒体,打造网上与网下一体化的宣传渠道,让潮剧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第一,譬如排演新戏时,对剧情、演员、作曲、导演等,可提前在媒体上公布,让观众参与到剧目中来。第二,加大剧种知识的宣传普及,推介演出剧目,热情讴歌扎根舞台、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让年轻人明白潮剧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等等,在认识的基础上激发人们对自身剧种、对潮汕文化的荣誉感。第三,潮剧团可联合电视台、报社、电台等媒体,将戏曲艺术的演出信息作为公益广告播放,形成宣传推广的“常态化”,同时可开辟“戏曲频道”,播放经典剧目,策划了各种主题专访,邀请潮剧名家、名票到现场交流,实现全天候传播、多层次渗透。第四,运用先进的网络传播工具,将一些经典的视频与音频上传到网络、微博、微信,使潮剧插上网络的翅膀,快速得到传播。第五,借助网络QQ群、微信等载体开设剧团公众号,及时发布剧团排演信息和动态。
    (三)开展潮剧进校园,大力培育年轻观众
    观众是潮剧发展的基础,年轻观众是潮剧未来发展的希望。潮剧在发展传承过程中,必须牢牢培养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年轻观众。年轻的观众,富有活力、激情与创意。潮剧近些年来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年轻的观众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早在2007年,韩山师范学院的学生率先尝试将古老的潮剧与现代动漫技术结合起来,将《柴房会》、《辞郎洲》、《王茂生进酒》、《张春郎削发》等经典潮剧片段制作成妙趣横生的动漫画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卡通潮剧,在网上备受“热捧”,引起广泛转载。这不啻为一次传播潮剧的有益尝试,一些年轻人了解、喜欢潮剧,也是从这些卡通潮剧开始。前两年,汕头大学有学生根据潮剧剧情绘出人物卡通画,并搭配潮州美食,风靡一时。由此可见,年轻观众的创新思维对潮剧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性。潮剧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发展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年轻观众。发展年轻观众,不仅是扩大了观众群体、圈住了演出市场,更重要让剧种拥有了不断演变、保持满足时代审美需求的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可以说,在当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文艺潮流中,谁争取了年轻的观众,谁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了发展的优势。
    那么,如何培育年轻的观众呢?首先,剧团可以“主动出击”,借助政府宣传部门或文联的牵线,与校方联系,举办“潮剧进校园”活动,将演出送进学校,并通过演员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建立良好关系。其次,剧团的一些演出,可以适当为大学生团体派票,邀请他们观看演出,并举办剧团对外开放日,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年轻观众到剧团进行参观采访,交流互动。另外,当前大中专院校内涌动着一股“潮剧热流”,校内潮剧社团的组建活动方兴未艾,揭阳学院、汕头大学、韩山师范学院、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等潮汕本土院校以及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对外经济贸易学校等珠三角学校,也都先后成立了潮剧社,一批有文化有知识的90后大学生关注潮剧在各高校蔚成风尚。这是一个非常喜人、空前有利的契机,剧团方面应适时捕捉动向,提前介入,通过召开大学潮剧社团大会,筹划举办大学生潮剧节等,将这股潮剧的“热流”变成“热潮”。通过培育、吸引年轻观众,让潮剧脱去“老人戏”、“黄昏艺术”的外衣。

(作者单位:汕头市金平区作家协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9 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汕头市海滨路12号科技馆大楼六楼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1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