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汕头社科 > 近期文章 > 2016年第3期
潮州歌册对潮汕女子的历史作用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16-09-29     来源: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发布机构: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潮州歌册对潮汕女子的历史作用

■ 吕婷纯

    潮州歌册,又称“潮州歌”,“七子歌”,“潮州俗语”[1],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说唱文化,流行于潮州方言区。它的语言简单易懂,用潮州方言讲唱,生动流畅,朗朗上口,大量采用潮汕俗语、谚语,并且善于将地方风俗、民间故事融入歌文,把外来故事潮汕化。吟唱歌册是一种自娱活动,略懂文字的妇女,大多都会吟唱潮州歌册。潮州歌册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小到爱情琐事,大到国事天下事;小到名不见经传的庶民,大到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小到地方轶事,大到古今的历史故事等等。潮州歌册形式多样,故事生动形象,通俗明了,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深受潮汕妇女所喜爱。潮汕妇女在劳作时,休息时一般都会聚在一起诵听歌册,其中潮州歌册诵唱的最集中最普遍的地点就是“资娘仔间”,三五个同年龄,兴趣一致的女子聚集在无人居住的空房吟唱潮州歌册。潮州歌册是“潮汕女子独有的文化。”[2]虽然潮州歌册“书正歌邪字无曲”,浸染着儒家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宣扬愚孝、守节、忍让等落后愚昧观念,其糟粕不少,其负面影响不小。然而,作为一种女子文化,潮州歌册在培育潮汕女子责任感、塑造了潮汕女子品性、丰富了潮汕女子的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历史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一、培育了潮汕女子的高度责任感
    责任感就是承担事情勇于面对。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3]。责任感的培养对形成完整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潮汕女子的民族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民族责任感是通过爱国体现出来的。
    潮汕妇女是一群长期禁锢在家庭院落狭小圈子里的人,她们做着手工,干着农活,却鲜少与外界交流联系。偶尔休息的时候,才将一册册潮州歌册捧在手中吟读。歌册中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既有赞颂爱国爱民的历史人物,又有讲述人们英勇抵抗敌人的故事,都突出强调中华民族精神。例如,歌册《精忠报国》讴歌了反对妥协,坚持斗争,英勇击败来犯之敌的抗金名将岳飞,突出岳飞的斗争精神以及爱国精神。再如歌册《救国十二月歌》中“大家急起救国难,杀尽倭奴与汉奸。”[4]体现了面对外敌的侵略,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坚决抵抗的心态。歌册《抗敌杀敌歌》中有“秋天一到风哩哩,亡国之人真凄惨;潮汕虽离华北远,救国事情不可迟!”[5]表现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企图将魔爪伸向华北,人民不满并且鼓励大家反抗的心理。在这一句句铿锵有力的爱国的话语中,让作为歌册的主要传唱者——潮汕妇女,通过歌册了解当前的国情,了解国家当前的时代危机,明白在面对国家陷入水深火热的时候,要肩负时代的重任,热爱国家,保卫国家,以此来更好地教育下一代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歌册通过一句句话语不动声色地影响着潮汕妇女,使潮汕妇女在国家危难时,建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亡我亡的强烈民族责任感。
    (二)培养潮汕女子的社会责任感
    潮汕女子社会责任感的建立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潮州歌册。通过诵读潮州歌册,如歌册中有描述到主持公正,维护正义的清官,最著名的包括海瑞和包公。歌册中的包公是一位铁面无私,正义凛然的清官,他敢于与邪恶作斗争,不畏强权,敢于进谏,平叛了不少的冤假错案,歌册中对清官包公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但歌册中也有揭露社会恶浊的现象,对祸国殃民的汉奸以及贪官进行强烈的谴责的内容。如歌册《香罗帕》中就描述了由于奸臣的弄权,导致朝廷的昏暗,使得百姓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形。透过歌册,潮汕女子明白了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她们形成了嫉恶如仇,渴望扬善惩恶的社会心态,潮州歌册叩开了他们的心扉,培养了爱与恨的思想感情,增强了他们的是非观念,知道生在这个社会,不能仅为了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而要更多地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事情,不危害社会的同时也渴望建立一个拥有正义,安定以及合理的社会。因此,歌册在潮汕妇女的传唱中对培养潮汕女子的社会责任感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三)培养潮汕女子的家庭责任感
    潮州歌册卷帙浩繁,为广大潮汕妇女所喜爱。潮州歌册中所渲染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容易被潮汕妇女所接受。如歌册《二十四孝歌》中分享了孝爱文化的观念,从而增强潮汕女子的家庭责任感。《二十四孝歌》通过事例呈现出孝爱文化在中国的源远流长,让其作为一种理念与精神,在潮州歌册的演绎中传承下来,潮汕妇女通过唱读歌册,从中了解到百善孝为先,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孝敬父母公婆,承担关怀,照管和赡养父母公婆的义务。再如歌册《劝世歌》中也强调“世间劝人敬父母,孝敬父母正会好。再生之时不孝敬,死后何必哭呵呵”、“父母不亲谁是亲,不敬父母敬何人。再生若是不孝敬,死后何必拜鬼神。”[6]潮汕妇女在歌册的影响下,不知不觉会被歌册的道德观念所感染,培养家庭责任感,从而承担起家庭责任。因此潮汕女子大多孝顺父母长辈,以家庭为重,在家庭中经常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这与歌册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二、塑造潮汕女子良好的品性
    品性就是指一个人的品德与性格。良好的品德主要包括宽容,善良,勤俭等等;良好的性格包括忍耐性、给予性、智慧性等等。旧社会下重男轻女的观念十分严重,女子很少能到书斋上课读书,但旧社会下又要求女子必须拥有勤俭,贤惠,知礼节等品德,于是歌册便成为潮汕女子品性培育的特有文化形式。
    潮州歌册既有“戏笔造歌劝善良”,又有“悲欢离合的鉴赏”、“扬善征恶的箴言”[7],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甚至起了教科书式的教导作用。歌册中渲染的德,忠,孝,等都时刻影响着她们。这都为孕育潮汕女子温柔贤良,孝顺恭敬,勤俭忍让的品性准备了条件。歌册的内容主线总体是健康积极的,在淳朴,真挚,生动的语言中,普遍存在着温厚纯良,仁慈宽恕的文化底蕴[8]。如歌册《戒赌歌》中“不义之财切勿贪,酒色嫖赌害死人。成功衰败两条路,世人谨记在心中,”[9]都提醒着潮汕妇女要做一个正正规规的人,不能贪图小便宜,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妇女。歌册还通过描述一些为世人唾弃的妇女,恶妇作为反面教材,如《玉如意》,告诫女子要与人为善,为人厚爱。平时妇女们念读这些歌册,从里面汲取处世的道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形成了为人处世的良好准则,这对潮汕女子养成良好的品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
    三、丰富潮汕女性的生活
    (一)丰富了潮汕女子的文化生活
    传统社会的潮汕女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那时候,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不高,在重男轻女的潮汕地区,女子的地位低下,很少拥有文化生活。因此歌册成为潮汕女子充实自己文化生活的途径之一。潮州歌册作为早期潮汕妇女的一种特有文化,在妇女中的地位十分高,甚至她们结婚的时候,还要随带几部歌册,以此来表现自己是有文化素养的。歌册《汕头市郊特产歌》中,通过朗朗上口的句子,介绍了汕头地区的特产文化,增强潮汕妇女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感;再如歌册《时年民俗歌》中,“五月端午闹龙船,龙船好看闹纷纷,各家各处人缚粽,纪念屈原祭忠魂,”[10]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潮汕妇女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了知识面,提升了她们的文化水平。潮州歌册一定条件下,也改变了旧社会下潮汕妇女目不识丁的状态。潮汕妇女通过阅读歌册,增加识字量,歌册听得多了,日积月累,认识的字也逐渐增多了,所以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没有正式进过学堂的潮汕老人还能够识字看书,很大部分就是通过潮州歌册,耳濡目染,才使得潮汕妇女的识字水平有所提高,她们还从歌册中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开阔了她们的眼界,充实了潮汕妇女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生活。
    (二)充实了潮汕女子的业余生活
    在传统社会里,妇女们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没有社会地位,大多只是在家处理家务或者兼做手工,没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所以歌册的出现成为丰富了潮汕妇女的业余生活方式之一。每当有空闲的时候,潮汕妇女们就集聚起来听歌册,边听唱,边干活。听到伤心的地方,她们一个个泪眼婆娑,低低啜泣之声可闻;说到恶人以毒计害人,妇女们咬牙切齿,“短命无好死”之声四起;倘若是大团圆了或者恶人伏法了,大家便都喜上眉梢,尽兴而散。歌册中有很多根据演义小说、唐传奇改编的历史故事,如《隋唐演义》,《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歌》,这些具有故事性的歌册无不吸引着潮汕妇女们用心地体会和聆听。歌册的内容甚至可以左右她们的喜怒哀乐,将自己带入到歌册的情节中,同喜同悲。歌册作为潮汕妇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妇女们像追电视剧一样地听着歌册,生怕放过其中的一个细节。这都为她们枯燥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使她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活更加充实以及有滋味。
    (三)丰富了潮汕女子的精神生活
    潮州歌册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丰富着潮汕女子的精神生活。在传统社会里,潮汕女子精神生活是缺失的,她们甚至没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说在传统社会影响下,不敢拥有自己的想法。一个人,如果缺少精神支柱,一生就像行尸走肉。歌册作为一种精神食粮,它的流行便成为潮汕女子的精神家园。歌册《英台求学》中讲述了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的经过,表现出女子渴望求学的心理,道出了潮汕女子希冀求学,盼望增强认知的心理,英台最后做出女扮男装求学的故事,勇敢地踏出了打破传统观念的一步,让潮汕妇女慢慢地知道,女子也可以有所追求,去实现自己想完成的梦。通过对歌册的读唱,使得潮汕女子会开始寻求进一步的解放,寻求进一步的男女平等,诸如《妇女革命歌》中做说的,“暴动胜利真威风,妇女解放万万岁,自由平等乐融融,”[11]这些句子,虽然在潮汕封建传统文化的禁锢下,女子地位想要得到平等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这一部部歌册却在潮汕女子的心中涤荡,在心中建立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
    潮州歌册的取材十分地广泛,包括民间故事,古代小说,历史小说等等,歌册都将其做了通俗化的处理,使唱听者都能够心领神会,主要的代表有《隋唐演义》,《包公出世》等等,这些故事通过潮汕女子口耳相传,在聆听和诵唱的过程中,将民间的这些传说以及历史故事保存下来,记在她们的心中,从而起到充实了她们的精神世界的作用。
    歌册的出现令潮汕女子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对事情的认识有了一个更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歌册成为支撑她们成长的强大内心,使她们的内心更加丰富,精神生活也更加饱满。
    歌册作为潮汕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对潮汕女子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它使潮汕女子的人格更加完善;增加潮汕妇女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关注度;培养了潮汕女子良好的品性;文化程度更是在歌册的影响下提升。歌册在对潮汕妇女的精神熏陶,普及文化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诵唱潮州歌册,潮汕女子眼界开拓了,心灵得到了启迪。潮州歌册是“潮汕妇女道德理念、行为规范和文化学习的教科书,也是广大妇女的精神家园”。[12]

    参考文献
    [1]叶春生,林伦伦.潮汕民俗大典[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353.
    [2]陈友义.潮州歌册:“潮汕女子独有的文化”[J],寻根,2013:1(53).
    [3]百度百科.责任感[Z].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PLPj7JRPDO48Rb9Kv17HghpHbfmkMKe1Zr54I7jI84dvb_jfeFvu3ATg4xKSy5znewdEULrjpGPhUNyiv-Yt_,[2016—3—23].
    [4][5][9][10][11]杨景文.短篇潮州歌册选[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165.179. 63.155.171.
    [6]杨景文.短篇潮州歌册选[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59.
    [7]许继发.潮州歌册:民间文学奇葩[J].潮汕日报,2009—5—13.
    [8]李一兵.潮汕乡情[M].深圳: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31.
    [12]林伦伦,吴勤生.潮汕文化大观[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342.

(作者: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学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9 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汕头市海滨路12号科技馆大楼六楼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1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