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汕头社科 > 近期文章 > 2016年第4期
犹太人与汕头的人文往来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17-04-30     来源: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发布机构: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犹太人与汕头的人文往来

黄浩瀚

一千多年前,丝绸之路横贯欧亚大陆,促进了东西方的人文交流和贸易往来。在东西方不断的人员往来交流过程中,不断有不同民族人群迁徙到中国并最终定居下来,这些人群就包括犹太族群在内。

犹太人入汕

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据考证,犹太人与中国的交往始于隋唐时期,有专家提出始于更早的秦汉时期。自汉唐伊始,就有犹太族群沿着丝绸之路来到古都长安。到了北宋时期(960-1127),进入中国并定居在东京(现在河南开封市)的犹太人共有70, 70个家族。最盛时期, 曾发展至“七十三姓、五百余家”。来华族群的首领由原姓列微(后改姓李)的犹太宗教首领率领来华,约有4千余人。逐渐形成较大规模的犹太社区,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活方式,建起犹太礼拜教堂等会所,与汉族共同生活工作,并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宋真宗皇帝在位时特许:“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宜汴梁”,甚至可以入朝为官(《宋史?真宗记》)。随后又赐姓对宋贡献最多的家族以皇家姓氏“赵”。此后随着不断的战乱和自然灾害,以及北方蒙古族的崛起,宋王朝逐渐衰落。宋帝昺被元兵一路追击,最后并散落在南迁的路途中,犹太后裔犹太家族也随之散落到全国二十余省份,最后跟随到达潮汕地区并定居下来。据以色列理工学院医学院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马龙·切哈诺教授和河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汕头大学医学院《汉唐宋朝来华犹太后裔与潮汕人群的分子遗传研究》的最新研究,连续两年对南澳岛5个姓氏居民进行健康查体,发现这些南澳居民的部分人体基因样本不属于汉族常见的单倍群,与犹太人却相似度极高。

战乱结束后陆续返回开封的只有李、赵、艾、张、高、金、石七姓(家族)。迄今为止,犹太民族已有5776年的历法记录,在我国国内发现的最早出土文物有新疆和阗及甘肃敦煌出土的公元8世纪用希伯来文字书写的书信和祈祷文字。现存于河南开封博物馆的《重修清真寺碑记》可说是犹太人定居中国的最为确凿的实物证据,充分说明在北宋时期,犹太人在开封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犹太聚集社区。

 “东方犹太人”的由来

潮汕人与犹太人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商界等领域都极具天赋,以善于经营小生意发家而著称于世,因而是最先被誉称为“东方犹太人”称号的族群,他们与犹太人一样四处漂泊谋生,一样屡遭排斥,潮汕人在东南亚国家特别是泰国和印尼遭受过几次类似西方反犹排犹的排华运动。在上世纪初泰国国王发表文章将境内的以潮州人为主的华人对比犹太人,借此说明在泰国的潮州人人数虽少,但吃苦耐劳善于经商,掌握着泰国的经济命脉。然而,这篇貌似夸赞的文章背后却另有企图,其字里行间充满敌意,为其后屡次发动排华运动找到借口,身处东南亚各国的潮汕人受到严重伤害。潮汕人与犹太人同样具有精明、勤奋和坚韧的性格特征。因此,潮汕人也最早,最无可争议的被称为“东方犹太人”。潮汕人遍布世界各地,潮人本土、国内其他地区和海外分别各占1/3,因此有三个潮汕之称。其中海外又以泰国的华人人数最多。“东方犹太人”之说来源于本世纪初的泰国国王、泰国民族主义第一人拉玛六世(曼谷王朝第六位君主,1910年至1925年在位)的著作《东方犹太人》一书。拉玛六世在位期间掀起了第一次排华高潮,他利用大众传媒向民众灌输民族主义思想,以多个笔名在报纸上发表大量文章,内容多以灌输泰民族意识,效忠君主思想为主。除了报纸以外,拉玛六世还是一位高产作家,他写了包括著名的《东方犹太人》、《醒来吧,泰国》等作品。其中《东方犹太人》于1912年出版,以阿沙瓦巴胡为笔名,对华人进行了苛刻的批判。认为华人与犹太人有两个相似点,一是无论华人在哪里,无论什么国籍,本质上还是中国人,都会搜刮暹罗人的金钱汇往中国。二是华人与犹太人一样以古老民族自居,视他人为蛮夷戎狄。由于潮汕人在泰国华人中占大多数,潮商掌握着泰国的经济命脉,又总是通过侨批往家乡汇款,而且常称当地泰国人为“番人”。因此,“东方犹太人”又特指潮汕人,这就是这一称号的由来。

犹太教在汕头

犹太人与汕头之间在历史上有过什么友好交往和历史渊源呢?近期笔者经过多次查找有关档案史料,发现有充分证据证明犹太人至少在清末民国时期已有不少犹太人来过汕头传教、工作和定居生活。

据《潮汕基督教简史》记载,自18079月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来华开始,基督教在中国展开传教。汕头是中国较早开埠的一批港口之一。早在汕头开埠之前,就已经有外国传教士来到潮汕地区传教。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德国巴色会国外布道会牧师黎力基到南澳后宅等地布道。1849年2月转到澄海盐灶沿海一带布道,同年设立盐灶教堂,这是基督教传入潮汕之肇始。此后,各国各教派的基督教传教士纷纷进入潮汕地区传播基督教义。清咸丰十年(1860年),汕头开埠后,各国传教士更是纷至沓来,以美国基督教浸信会(创办礐石教堂等)和英国长老会(创办福音医院等)为主。这一时期已有犹太人跟长老会传教士一起来到潮汕地区,可惜的是,目前未查找到具体详细的传教布道记载。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犹太教与世界上其他宗教不一样,他们的普世性较弱,不主动到外族人中传教,所以留存在本土之外的传教史料数量极少。

犹太人在汕头

在查阅汕头市档案馆藏民国档案时发现,在市警察局向市政府汇报外籍人员在汕头工作居住情况的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194215月期间,也是汕头遭受日军侵占的沦陷时期,有犹太难民从上海迁徙到汕头来定居(二战时期上海形成犹太难民社区,受到中国人的保护和友好对待)。1947年二战结束后,又有一对信犹太教的夫妇,在汕头较长时间工作居住,男方中文名字叫瑞纪,是一名美记洋行的职员。档案记载男方是叙利亚国籍,女方是伊朗国籍,由于以色列犹太人是在19485月才复国的,在此之前的犹太人都是流落到世界各国,并普遍入籍流落国家的,而且因为犹太教规定其教徒不能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外族人归化犹太教者必须领受割礼。他们“传教”的对象是已经不遵守犹太教规的犹太人。这些人可能是因为居住在没有其他犹太人的地方而入乡随俗,或与外教的人结婚,传教者鼓励他们重新遵守习性。所以,瑞纪夫妇极有可能是入籍外国的犹太人。瑞纪夫妇分别于1926年和1935年从美国驻叙利亚领事馆签证拿到护照来到中国的,1948531一起从上海来到汕头工作定居,随后离开汕头。值得一提的是,汕头外马路香园就是由民国初年在汕头洋行工作的犹太人所建,后马禄孚洋行的戴天纵在美国从其手中续购,解放后一度开辟为政府办公场所。笔者在查阅有关要犹太人在汕头的历史档案中,意外发现到一本民国时期介绍有关犹太人知识的教会教科书。书名是《犹太人被虏的时期》,该书内容主要是介绍犹太人的历史,包括告诫犹太族人要永远记住被虏的苦难日子,教会经文和诗歌,以及旧约圣经的故事等内容,这些档案史料有力地印证了民国时期犹太人曾活跃在汕头的历史。

经贸科技往来

以色列人口(835.8万)比汕头(552万)多一些,但生产总值(3037.71亿美元)约汕头市(279.98亿美元)的10多倍。主要原因是该国高度重视教育与科技,这是值得汕头乃至中国学习的地方。根据统计,以色列每万人中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140名,居全世界首位。从1901年到2004年间共有167名犹太人(或犹太血统)获得诺贝尔奖,犹太人以仅占世界0.2%的人口,获奖人数却高达22%,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惊叹震撼的数字。以色列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度发达,被誉为“中东的硅谷”和“创新的国度”。近年来,中以经贸关系不断加强,两国在人文、科技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新时期,以色列与汕头的经贸往来也十分密切,笔者从汕头海关资料查到:自入世以来(2001-2015年前三季度),汕头市对以色列进出口贸易额合计15亿元,其中出口13.9亿元,进口1.1亿元,并且贸易额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如2015年前三季度进出口1.4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了36.4﹪,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

教育文化合作

当前,汕头与以色列更是在教育、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合作,汕头与以色列在文化和教育方面不断深化。20151216,备受瞩目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汕头市成功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和以色列前总统西蒙·佩雷斯先生等300多名国内外重要嘉宾出席学院启动仪式,这是汕头与以色列在教育文化方面进行深入交往合作的重要成果。据悉,以色列理工学院2016年继续在广东招收留学生,入读该校化学工程、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学生入学后将接受全英教学,学习地点全程在以色列海法校区,毕业后可获得以色列理工学院学士学位。目前在该校就读的汕头籍留学生已有32名。

以色列理工学院创建于1912年,在全球理工类大学综合排名第六,创新能力排名第一,是以色列科学、技术与应用研究方面的顶尖中心。该学院拥有14000名在校生、18 个科系、60个研究中心和620人的精英教师团队,其中包括3名诺贝尔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大学合作创办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简称GTIIT),已于201549获得中国教育部批准筹设,力争2017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和招生。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是在潮籍著名侨领李嘉诚先生的牵线搭桥下,在广东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汕头市政府和汕头大学的全力配合下,与以色列在合作创办高水平大学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是落实中国与以色列三年合作行动计划,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创新发展的成果。随着汕头大学与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创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启动建设和正式建校招生,相信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以色列专家学者、商人来汕头工作和生活,汕头与以色列的人文交往将会更加密切。

   (作者单位:中共汕头市委政研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9 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汕头市海滨路12号科技馆大楼六楼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1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