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社科动态
以数字智能技术驱动侨乡文化传承与创新——“数智赋能·文化共生:2025侨乡高质量发展与改革创新论坛”在汕举行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25-10-20     来源: 汕头市社科联     发布机构: 汕头市社科联

以数字智能技术驱动侨乡文化传承与创新

——“数智赋能·文化共生:2025侨乡高质量发展与改革创新论坛”在汕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10月18日,“数智赋能·文化共生:2025侨乡高质量发展与改革创新论坛”在汕头大学举办。此次活动由广东省社科联主办,汕头大学数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汕头市华文潮侨文化中心承办,汕头市社科联、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汕头大学研究基地、汕头大学侨乡振兴研究中心、粤东高校思政课协同中心联合协办。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镇松、广东省社科联二级巡视员何方俊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省内外的近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活动中,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潮籍侨胞的生态乡愁与文化共同体构建”“数智技术与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侨批文化与侨乡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路径”“非遗活化与全球传播”等主旨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通过四个分论坛,从历史经验、转型实践、资源协同、人文支撑等维度,为侨乡发展出谋划策,搭建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

    “这次论坛选择在汕头举办,既是对汕头侨乡工作的肯定,也寄托着对未来侨乡发展的期待。”清华大学教授王丰年认为,汕头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始终是侨乡发展的先行者,从汕头经济特区的敢闯敢试,再到华侨试验区的跨境探索,再到今天的侨批馆、开埠馆,从这些都存在的文化传承,这座城市始终在用实践诠释着侨乡的创新基因。

    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潘启亮认为,侨批文化根植于侨乡,但其意义和价值并不限于侨乡,推动侨批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够进一步激活侨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文化动力,亦能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智慧和经验。

    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授江传月参加本次会议,以《数智技术与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做主旨演讲。他认为,从国家政策上讲,要完善数智赋能经济政策,要分层次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产业的生态协同发展,构建“在地化”的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将平时在非遗方面的一些实践提升到理论研究层面,为非遗传播提供重要契机。”汕头市文化馆副馆长陈少冰认为,汕头以侨为桥,对文化的推动有很好的作用。

    此次论坛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聚焦侨乡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深入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系统研究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旨在以数智技术激活侨乡资源、深化文化共生,为侨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可行的实践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9 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汕头市海滨路12号科技馆大楼六楼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1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