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社科动态
聚焦新路径 赋能“百千万”——专家学者为我市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实践把脉支招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23-11-14     来源: 汕头市社科联     发布机构: 汕头市社科联

聚焦新路径 赋能“百千万”

——专家学者为我市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实践把脉支招


    在为期两天的“2023年岭南学术论坛: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实践探索,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学术研讨会上,多位学者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助力汕头“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探索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实践新路径建言献策。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肖唐镖:练好发展“内功” 打响南澳知名度





    “潮汕地区尤其汕头,我来过几次,对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有些了解。潮汕地区第一特色是侨乡文化,这是开放式的往外拓展,第二个是宗族团结。”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肖唐镖今年已经是第二次来到汕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省推动“百千万工程”,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可持续发展的大项目,在基层建设治理上会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肖唐镖认为,汕头是著名侨乡,很多村居利用侨乡资源,发动乡贤投资兴业,关注家乡发展,侨胞反哺家乡,对于乡村振兴作用很大。

    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的汕头城市规划展厅,肖唐镖了解到汕头的具体情况后显得非常激动。他认为,汕头水系发达,如何发展利用水道作为旅游观光,包括各种各样的项目开发非常重要。“几十年前,南方很多城市的水系也很发达,但它是内地的水系,后来经过城市建设,很多地方被填掉了,要把它复原起来几乎不可能。”肖唐镖认为,汕头还保留了不少水系,港湾支流利用得很好,适合开发成旅游观光等项目,非常难得,当然成本也挺高。

    汕头是全国著名旅游城市,南澳岛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南澳岛我去过,风景很美,但现在在全国的知名度好像没有打响,如果没有到汕头来,还不知道这边有一个这样好的旅游景点。”肖唐镖告诉记者,南澳岛旅游开发的项目已经不少,基础设施已不错,怎样把知名度打响是现在的重点工作,让国内乃至国外的朋友了解南澳岛,所以在文化宣传工作上要做一些功夫,同时在“内功”上要继续做好提升。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教授胡荣:“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发挥潮汕地区乡村自然资源禀赋,要充分利用美食文化、村落特色文化等独特元素吸引游客,挖掘文化元素,带动乡村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教授胡荣深感乡村振兴过程中挖掘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社会学博士,胡荣认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侨乡要利用海外的侨胞资源,加强与海外侨胞的联系。“乡贤、新乡贤其实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侨胞回乡,他们修老房子、看亲戚,或者会带来一些项目、一些信息。作为企业家,他们的资源更多,他们的视野更开阔。”

    “侨胞的老房子要为他们留住,就是把他们的根留住,我们看到的东湖社区的侨房管理,就做得很好,把侨胞的根留住了,他们才会有回来的念想。”在东湖社区调研,胡荣看到很多老房子保育活化得很好,深有感触地说。

    除了要做好侨房管理,胡荣认为,侨乡还要进行整理保存好侨胞的家谱、祖坟等工作,把海外的乡亲联络起来,“他们不管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办企业、捐款都好,还是仅仅回家乡看一看也好,来看的次数多了,都会做一些事情的。”

    如何更好推进“百千万工程”?胡荣告诉记者,在助力乡村振兴上,每一个乡村要发展相关特色产业,要根据各村特点“因村制宜”。各村要先做摸底调查工作,根据自己的相对优势、区位优势,以及老房子的建筑优势,根据乡村优势发展,吸引更多人来投资。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毛丹:推动技能人才往乡村流动




    “广东推进‘百千万工程’刚刚开始,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这个工作有特别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跑在改革开放前沿,经济比较发达,但城乡差距比较明显。”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毛丹告诉记者,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并不居前,现在开展“百千万工程”,是很及时的调整,“我不仅是期待,也特别有信心。”

    毛丹非常赞同技能人才下乡举措。他认为,这能够帮助当地发展特色产业,从地缘、事缘、人缘三大根基铸牢基层协商。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乡村发展经验来看,乡村振兴其实就是改变了乡村的形态,在保持传统的农作物生产的基础上,发挥环境的功能,打造休闲旅游项目。乡村在粮食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文化多样性等功能全面发展,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是城市的累赘或者附属部分。毛丹希望,广东“百千万工程”有一个很好的提速加速,给其他沿海改革开放地区再创新的示范。

    毛丹把这种理念称之为“后生产经销商”。他认为,乡村不仅从事粮食生产,还要打造多功能的项目,需要城里的资本和人力下沉。

    毛丹认为,乡村目前以一批留守老农民、留守妇女为主,但新经济新产业需要新人参与。希望具有改革开放精神的广东发扬创新精神,率先创新路径,在生活层面上做好属地服务工作,推动技能人才往乡村流动,让技术人员扎根农村,进一步研究总结,把问题收集起来,在现行的法律政策问题上尽量解决问题。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张文宏:挖掘村居品牌 打造粤东经验




    “汕头侨乡传统文化浓厚,传统食品有特色,我觉得都可以进一步挖掘整理,每一个村在未来发展中都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不仅能成为粤东一个特色,对中国其他地方的乡村振兴也能给一些经验,起到一种示范作用。”采访中,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张文宏开门见山地说。

    张文宏认为,如果每一个村居都把自己的特色凸显出来,比方适合旅游的村居可以发展民宿,有产业支撑的就发展特色食品加工、特色食材加工等。他说,通过把每一个村的潮汕特色食品、潮汕文化、侨乡文化,打造成为当地品牌,这样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各个村居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助力乡村振兴,将是“百千万工程”最大亮点。

    “我觉得‘百千万工程’跟国家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一脉相承,要设计有汕头特色的,打造粤东经验,进一步推进国家战略落实落地。”在专题分享中,张文宏以“相对贫困治理与共同富裕”为主题作演讲。他认为,解决了绝对贫困,还有相对贫困的问题,如果相对贫困的问题不解决,谈共同富裕是不现实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田毅鹏:以“一村一品”为抓手 推进共同富裕




    “汕头现在正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的‘百千万工程’,应该说它在中国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田毅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乡村全面振兴推进过程中,必须要有宏观的战略思维。

    实际上,“百千万工程”中的“百县”就是以县域社会为发展的基本单元,把乡村振兴与县域整体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发展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把镇村之间联动结合起来,以村为基础,以镇为基础单元,强调镇和村的连接。

    田毅鹏认为,镇、村的连接与县域整体的发展作为一个大棋局,既有基础的板块,又有整体的战略板块,这样乡村振兴有了内生动力,也就是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抓手,增强村民的参与度,通过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构建起一种新的乡村振兴模式。

    田毅鹏认为,汕头的“百千万工程”落到村级,可以从“一村一品”入手,既强调物产的开发,同时也强调村民的参与度,让村民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的参与和获利分成,形成共同富裕。


    来源:汕头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9 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汕头市海滨路12号科技馆大楼六楼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1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