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汕头社科 > 近期文章 > 2012年第4期
以历史观解读潮汕文化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13-01-21     来源: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发布机构: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以历史观解读潮汕文化

■ 陈志民

引  言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汕潮揭”同城化战略,为粤东地区开出了共谋发展的良方。确实,潮汕三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出于自身的利益,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画地为牢,被动合作,貌合心离,时不时出现“三国杀”,相互抵消了粤东整体发展之力,正是制约粤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所在。
    一、关于“潮汕文化”和“潮州文化”之争
    过去三市之所以在竞争中出现种种不同的问题,表面看是在争经济,拼发展,推老大,其实不然,所有一切的根源,骨子里都是源于文化之争。
    汕头所属行政区域在1990年未分成三市之前,关于 “潮汕文化”和“潮州文化”之争,这种矛盾基本是不存在的。拆成三市之后,开始有一些人咬文嚼字计较起“潮州文化”和“潮汕文化”一词的涵义。关注网络媒体动态,在省政府南方网论坛及其它潮汕网站上,经常看到这方面的不少争论,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类。潮州市有网友认为:潮州文化历史悠久,早在隋朝时即设治,汕头历史短,开埠只有一百多年,所以应该称之为“潮州文化”。甚至有网友认为“潮州文化”才是正宗,称“潮汕文化”是虚构的“伪文化”,从来都不存在;而汕头网友则认为:这都是陈年老皇历,汕头开埠后,成为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不争的事实,三市过去长期归属汕头管辖,不应以设治历史论长短,称之为“潮汕文化”更为客观;而揭阳的网友则不服潮州,说潮州你也不用牛,粤东古称“揭阳”的历史更早,秦已设治,汉设揭阳县,管你潮州,既然不能称“潮汕文化”,那就干脆称“揭阳文化”。[1]诸如此类种种,唇枪舌战,颇为激烈。从中看出:善意探讨的争论有之,个人感情意气用事,观点偏激,甚至粗口互骂的也为数不少。确实,在粤东历史较长时期,潮州处于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史称“潮州八邑”都曾归潮州府管辖,因此潮州“府城人”渐渐形成了优越心理,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府城情结”。随着粤东近代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的转移,潮州失去了中心地位,因而产生了某些情感失落,当潮汕分割为平行三个地级市后,这种文化冠名之争即渐渐浮上水面。分市后政治经济发展之得失,虽不是本文探讨之重点,其中另有复杂的背景因素,但文化冠名之争现象,客观上也真实反映了潮汕三市部分人士对文化认同的心态,削弱了三市的凝聚力,从而影响到三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发展。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文化冠名之争的现象不但在民间存在,甚至在一些领导与文化研究学者之间,也时不时出现应将“潮汕文化”改为“潮州文化”、或称之为“潮文化”的声音。也有人认为:这种文化冠名之争,主要是当官的借此在画地为牢,搏政绩,博名声,是利益之争,在文化学术界上并不存在,其实也不尽然。难怪从外地来的学者从旁观之都觉得非常奇怪,在他们眼中,潮汕人在外面很团结,讲乡情,但在家乡则窝里斗,争破头,为的是所谓面子,感到迷惑不解。所有这些,恰恰都是潮汕人的弱点。主要是基于文化观念上的狭隘心理,或对祖辈生长之地爱之深,情至切,过渡移情之恋,导致在文化上划小圈子。陷于名词之争,未免耗气,由于思想认识的不统一,当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圈被扭曲割裂或被揉碎时,其它诸如政治经济问题也就“应运而生”,同时也影响了“潮汕文化”学术研究的良性发展。
    省委领导及时提出“汕潮揭一体化”的指导决策,应该是三市共谋发展的一个良好的契机。但要真正落实“同城一体化”,只有在文化上正本清源,回归融合,用历史唯物发展史观对潮汕文化形成与发展进行客观解读,才能从本质上认识“潮汕文化”和构建“大潮汕文化”的意义所在。
    二、以历史发展观解读潮汕文化
    文化是什么呢?文化是一种人文传统,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进程的缩影。每一个族群或民系在各个时期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发育的土壤。每一个特定地域形成的“文脉”,如同每一块基石,最终垒集成为中华民族赖于生存的“血脉”根基。尊重文化,就是要弄清历史文脉,把握特定历史环境的本土文化特征,从而重视文化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利用,创造出适合于当地社会发展的文化生态。
    从历史文化发展角度认知:岭南文化是一个更广泛的地域文化概念。主体由“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三大民系文化体系共同组成。“潮汕文化”历史悠久,约定俗成的潮汕文化是在岭南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历来在岭南文化构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外来文化在地方民俗习惯、地理风情的潜移默化下必定产生变化,正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渗透,形成了源于中原文化又有别于中原文化的地方文化——潮汕文化。凭借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岭南文化中彰显出鲜明的独特性。
    “潮汕文化”一词,表达的是宏观的文化区域概念,它涵盖了整个粤东“汕潮揭”三市,也包括海陆丰部分地域,甚至扩延至部分客属地区,是为了区别于狭义的“潮州文化”、“汕头文化”、“揭阳文化”,甚至于“普宁文化”、“潮阳文化”、“澄海文化”等,他们都应属于“潮汕文化”的构成部分。粤东历史上地域施政管辖权属的演变,典籍记述明确,本文无需赘述。但众所周知,历史上中央集权行使地域管辖权,总是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权的更替产生变化或更名,如史上所称的“三阳”(揭阳、潮阳、海阳)。随着朝代更替可以称之为县、郡、路、州、专署、市,管辖地域可大可小,可分可合。但文化却是有着一种无法割裂的血缘关系,从不因行政区域管辖的变动而断脉或产生裂变。
    用历史唯物发展观客观进行解读,“潮汕文化”是在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发展,从而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虽然潮汕各地语言、民俗、民风有各种微妙差别,但它始终是一个相同的文化生活圈。这个圈的形成有赖它生存的文化背景。换言之:“潮汕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特色,它既传承了中原文化的优秀文化传统,又吸纳古越族与土著文化、不断与海外文化撞击发展而成,呈现出与时俱进的表征。
    历史和传统塑造了“潮汕文化”的个性,也塑造了地域的独特民风。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相类似的民俗风情,大同小异的生活习惯,讲同一种的语言,喝一样的功夫茶,听同样的潮剧,吃同样的潮菜,信奉同样的神明,住同样的“四点金”大屋,坐同一条红头船“下南洋”,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亲人在海外打拼。可以说:有海的地方就有潮人,形成了“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的潮人分布格局。潮汕人把坚韧耐劳的精神带到海外,刻苦创业,在海外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潮人这种勇于开拓的精神也被称誉为“红头船精神”。潮汕人在海外对于家乡本土文化的世代相传和执着坚守,也改变了潮汕文化圈构成的基因结构链,令潮汕人在全球成为一个具有族群性、又具备国际性的文化群体。“潮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体现出它独特又强劲的辐射力。
    三、汕头市成为粤东的中心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汕头市作为粤东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不争的事实,任何事物都是与时俱进的,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论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都是动态的,并非静止不变,确实不应以设治历史长短予以否定。从“潮汕文化”属性上认知,去掉“汕”,代之“州”,并非科学的认识观。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若以秦始皇统一中国始,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但随着十九世纪中页鸦片战争之后,封闭了上千年的古老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西方的人文思想,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也同时输入,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科技、文化、生产力的极大反差,使国人封闭的传统观念与社会型态都产生了強烈的振荡,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这段历史虽只有一百多年,看似短暂,但它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恰恰是历史上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社会型态结构被改变得最为彻底的转型期,代表旧中国一只脚已迈进入了近现代社会。
    中国近代一百多年发展史是以国门打开,现代城市兴起,开放并走向海洋为标志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1860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原确定设于潮州的潮海关,为什么最后挪移到沙汕头这么个小渔村?它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言而喻。难怪恩格斯在1858年《俄罗斯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会非常肯定的指出:“汕头是远东唯一具有商业意义的港口”。恩格斯的断言,比《天津条约》的签订还早了两年。汕头开埠后经济的迅速崛起与发展,使沙汕头这么个小渔村很快成长为粤东的经济文化与政治中心。在其特有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城市文化——开埠文化。被誉为“百载商埠”,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中,汕头可以称之为最具备文化典型属性的地域性沿海城市。
    汕头市貌与规模虽远远不能与开埠的上海、天津、广州这些大城市相持并论,但在中国开埠的中小城市中却很有代表性。小公园中心放射状城市规划格局如同小巴黎,建筑风貌集合了众多欧式建筑风格。它像一面镜子,形象地照录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所以对它实施保护有特殊的历史意义。遗憾的是过去我们对它的历史价值认识远远不足,导致小公园及其它一些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标志性建筑被破坏或被轻卒拆毁的现象。例如1930年建成的市政厅大楼,无论是在民国时期或特殊的抗战年代,特别是解放后,均是粤东政府机关办公所在地,她不但建筑独特优美,还见证了汕头现代史上政治翻天覆地的变化,却被无端拆毁,令人痛惜!这些均源于某些领导者对文化历史认识不足与无知,缺乏科学的历史发展观所致。
    小心翼翼地保留并保护好祖辈留给我们精彩的“活体”文化,它不是几行苍白的文字记载或存于博物馆几页发黄的老照片所能代替的,因为任何生动的文字,相比活生生的实体都是一片苍白。如何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存进行“活化”,而不是把她进行简单粗暴砍伐,是保护一个城市文脉的千秋功业。当我们面对活着的“她”,不论从任何角度切入,都是一部解读不完、品不尽的人文百科全书。如果把历史比喻为大树的成长,这些人文景观与建筑就是记录成长过程中活着的年轮。
    汕头自开埠后成为粤东的经济门户,吸引了大量的潮籍和外地投资者、企业家到汕头投资创业,也吸引了大量的潮籍文化人的到汕头施展才华。特别是解放后,人民政府成立了各种文化团体和各级管理机构,例如先后成立了广东省潮剧院、汕头画院、汕头工艺美术研究所等,它代表了三市文艺的最高水平,聚集了原籍来自潮汕各地的文化人:画家王兰若、刘昌潮、陈望、洪风;剧作家诗人张华云、史学家、诗人蔡起贤,作曲家陈玛原、作家王杏元、潮剧表演艺术家洪妙、姚璇秋等,俊彦云集,文艺繁荣。仅举一例:现居住于汕头市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就超过了40人,这在国内地市级的城市中极为罕见,在美术界被称之“潮汕现象”。1981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汕头大学,结束了粤东没有大学的历史,把粤东唯一的综合性大学设于汕头市,更加奠定了汕头作为粤东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
    汕头之所以能成为了粤东的经济门户和政治文化中心城市,正如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所言:“汕头不但是潮汕人民的汕头,也是整个韩江流域人民的汕头。汕头城市的发展,是整个韩江流域不同方言群体人民移居、投资、建设的结果,而历史上汕头城市的繁盛,也正是因为他成功发挥了超越行政区域界限的地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2]

    参考文献:
    [1] 引自《广东省政府网--南方网广东发展论坛》。http://bbs.gd.gov.cn/forum-13-1.html。争论帖子涉及网民较多,时间跨度较大,故不予逐一列明,因而给予归纳为三大类。
    [2]《南方日报》网络版。http://www.mjceo.com/7_173.html   2012.03.31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9 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汕头市海滨路12号科技馆大楼六楼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1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