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汕头社科 > 近期文章 > 2014年第4期
大视野下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文化建构为中心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15-01-13     来源: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发布机构: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大视野下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以文化建构为中心
■ 陈坤达
    9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汕头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这对于汕头、对于大潮汕乃至全世界潮人社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大事。
    一、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意义
    汕头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其意义堪与1981年设置汕头经济特区相比拟。“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设立,要放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来解读。对于1982年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大经济特区的设立,总设计师的真正想法,我们只能推理,不可能抵达。但按一般分析,深圳、珠海分别紧挨香港和澳门,作为一个窗口和纽带,让经济先行,加强彼此的联系,为二地的回归作好相应的准备;厦门与台、澎隔海相望,致力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以经济的融合带动政治的互动,更多的是考虑中国的统一大业。那么汕头呢?没有上述的地缘政治因素,凭什么?我想,是基于一个重要的因由:潮汕在海外有超过一千万的乡亲,不乏名商巨、英才俊杰,潮人有着超强的血缘凝聚力和家乡情结,正是建设的母土的丰厚资产和强大力量。事实上,按照这样的愿景,汕头经济特区成立之后,海外乡亲对特区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初期的“三来一补”就创造了著名的“汕头模式”)。但不容违言,我们没有把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保持下来,而是连续出“缓招”;如没有突出把文化联系固化起来——深刻联结我们的更多是文化而不是经济。这篇文章破题虽好,却后继之力。现在,时代的橄榄枝又一次伸给了汕头,潮汕再次迎来灿烂的曙光。
    二、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突出了文化的建构
    我们注意到,这个试验区的名称,经济与文化并重,这是前所未到的,突出了文化建构的重要性。在有关文本中,有如下的表述:
    “在国家的支持下,试验区将搭建起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拓展文化传播渠道。” 
    “支持试验区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深化与有关国家(地区)的人文合作,拓展文化传播渠道,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将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构建面向海外华人的聚集发展创新平台、旅游休闲中心和华侨文化交流、对外传播基地”。
    由此可见,在这一轮新的试验中,文化将大唱主角。我的理解是,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是区域发展的两条腿,同等重要。这一点,对潮人社会而言尤为突出。潮人超强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均来源于自身的文化内核、共同信奉的价值观和血浓于水的情感,文化的维系重于经济的联系,文化板块做好了,其他板块水到渠成,也就好了。所以,在试验区未来的发展战略上,文化将成为主力军。
    三、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设立的大背景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设置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考量:一是基于整个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法国前外交部长曾说过:“在输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之前,中国都不会是世界强国——不管中国拥有多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伴随着经济的崛起和强大,中华的文化价值观必须也必然走向世界,被世界大家庭所接纳和尊重。美国的强大不单是经济和军事的强势,更多的是文化的强势(依仗美国大片、电脑蕊片、美元纸片的快餐薯片“四片”)。所以,新一轮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中国文化必须在世界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份的潮汕文化也必然要整装“再出发”(近代以来,潮汕文化已实现与东南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二是基于国家战略——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体部署。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气势磅礴地提出了建立、打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是未来一百年乃至几百年的世界经济新布局。作为“新丝路”重要节点和始发地之一的汕头,应该蓄势待发,有所作为。所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设立,实际上是服务于这个大战略思想的,这是让潮文化以整体的姿态走向世界、让汕头带动大潮汕地区融入世界经济新布局的重大历史契机,为汕头未来的发展创造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潮汕文化如何在“试验”中发挥作用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文化“试验”的着眼点应考虑到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海外华人对国家、民族、乡土的认同感有所削弱和淡化的趋势。一是隔代递减,海外移民的一代、二代对家乡感情强烈,血浓于水;三代、四代则因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不同而有所弱化,这是一个事实;二是新移民的出现,由于种种原因,国内不少企业家把孩子迁移到国外,接受西式的教育,这一部分人和祖先们那种九死一生、荜路蓝缕坐红头船过番寻生计完全不同,缺乏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文化自觉。如何凝心聚力,是新的挑战和课题。我们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文化交流模式和平台,加强与他们血缘维系,故“试验”的主旨应该放在这里。文化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润物而无声。试出了经验,可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
    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在文化建构上的举措:
    1、打造“文化潮都”,建设世界潮人的精神家园。这点是最重要的。所谓“都”是指地域文化的中心。中心在哪,精神家园就在哪。我们要乘此东风,把汕头打造成世界潮人的“文化之都”。那揭阳、潮州如何定位?揭阳是“潮汕源头”,潮州则为“潮汕古邑”。但是,中心也好,“都”也好,在“硬”、“软”件方面必须有叫得响的标志性东西,才有广泛的文化认同感,不然就会沦为一句口号。这方面,要“软”、“硬”兼施。
    2、先说“硬件”。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必须有叫得响的、充满潮文化元素的硬件设施,具体说就是必须有点线结合的潮韵景观,如“潮文化之旅长廊”、“潮汕印象——传统民居群”、“潮地民间艺术集萃专门区域”等等(潮汕文化博览中心的建设是一个好范例),全方位展示潮人的文明发展史和生活、生产特色,用可观赏、可触摸的形式让人浏览“潮文化”这部大书。
    3、其次说到“软件”。在合作试验区,文化不单是陈列,更是交流和感受,软件建设十分重要。应以“节”来扩大潮文化的影响力。如举办二年一度的“潮汕民俗文化节”,把民间的游神、庙会和赛桌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来运作,重在文化的弘扬、交流与传播;以“会”来提高试验区的集聚效应。举办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潮人艺术活动,如“音乐花会”、“潮学研讨会”、“世界潮人文学笔会”及各种艺术展览等,最大限度提高潮文化的美誉度和关注度。
    4、理论建设要跟上。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有坚强的理论支撑,既凝聚人心,形成共识和合力,又为长期战略的制订奠定基础。社科工作者要走在前面,把潮汕文化、潮人社会和试验区的发展放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定位和考量,理论先行,为“试验”探路。
(作者单位:汕头市濠江区委宣传部,作者系汕头市社科联特约研究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9 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汕头市海滨路12号科技馆大楼六楼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1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