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汕头社科 > 近期文章 > 2017年第1期
发掘潮汕红色文化课程资源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17-04-30     来源: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发布机构: 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发掘潮汕红色文化课程资源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张 毅

当前,不良社会风气不可避免地侵入中学校园,引发青少年信仰危机、理想危机、信念危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无疑是多方面的,特别是要充分发掘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笔者认为,潮汕红色文化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潮汕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潮汕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的、遗留下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及其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1]潮汕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潮汕先烈崇高爱国主义情操、高尚革命理想、坚定革命信念、艰苦奋斗优良革命传统的历史见证,无疑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因此,身处潮汕地区的初中政治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掘潮汕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一、发掘潮汕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2]“是人们对祖国在历史和现实中所起的进步作用的正确理解,力图使祖国更强大、更富强,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一种坚定志向”。[3]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形成优秀的爱国主义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进步而艰苦发展,努力工作。爱国主义是公民的良好素质,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爱国主义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育的。学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得到有效发挥,收到良好效果。但是,时下不少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有所欠缺,爱国主义情感比较淡薄,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高度重视,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十分迫切。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要“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4]使学生学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5]从而“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6]。为此,教材九年级第二单元“了解国情 爱我中华”设置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培养青少年崇高爱国主义情操。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潮汕人民的优秀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献身革命,报效国家。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潮汕大地演绎了“潮汕七日红”、“黄花山战役”、“南桥战役”等一幕幕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历史事件;涌现出彭湃、李春涛、杨石魂、李梨英等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者;留下了汕头市东征军纪念馆、潮汕抗战纪念馆、潮州西湖七日红纪念馆;礐石烈士纪念碑、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饶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榕江公园烈士陵园、惠来县烈士陵园、海丰烈士陵园等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和历史遗迹。

潮汕红色文化的每一处历史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着潮汕先烈崇高爱国主义情操的光芒,无疑是加强潮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发掘潮汕红色文化这一丰富资源,着力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位于汕头市民权路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是广东省中共革命党史教育基地,也是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学校离纪念馆不远,学校将纪念馆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因此,笔者认为,大可以探讨利用“汕头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这一重要课程资源,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授“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一课时,为使学生更加明确“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更易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与“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观看《南昌起义——潮汕七日红》展览。在参观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南昌起义前形势,聆听讲解员讲述南昌起义经过和“潮汕七日红”的真实历史,观看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潮汕先烈革命活动的视频,并布置学生写观后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点明,爱国主义并非遥不可及,与我们关系密切。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从小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长大后才能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本领与技能。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将政治课学习的爱国主义内容与潮汕先辈崇高爱国主义情操有机结合起来,使爱国主义精神初步而有力地嵌入学生的心田中。

二、发掘潮汕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理想教育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来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未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在一定的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7]

由于当今社会高度开放,价值观多元化,不少青少年理想迷失,倍感前途迷茫,得过且过,沉迷于抽烟、酗酒、赌博、泡吧、泡妞……造成部分青少年革命理想淡薄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当代青少年革命理想教育严重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当代青少年革命理想教育,显得十分重要,非常迫切。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9]为此,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设置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设置“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框题。其主要教学目标,就在于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从而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革命理想。

在伟大的革命战争时期,面对无恶不作的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潮汕先烈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往直前,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不惜献出年轻的宝贵生命。惨死敌手的李春涛30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方家悟26岁、率部与敌激战而不幸牺牲的周礼平28岁、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的周勤汉21岁……他们的革命行动,书写了一曲曲革命理想主义赞歌;他们的革命业迹,诠注着高尚的革命理想。

潮汕红色文化充分体现着潮汕先辈高尚的革命理想,无疑是加强潮汕青少年革命理想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当值得充分发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将课文内容的学习与发掘潮汕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奠潮汕先烈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学生对潮汕先辈高尚革命理想的无限敬仰之情转化成为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实际行动。这些做法,可能仅仅在学生心灵上产生一点点共鸣,但长此以往,不懈努力,必有助于加强学生的革命理想教育,从而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革命理想。

三、发掘潮汕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信念教育

所谓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标的一种孜孜以求的意念。[10]坚定的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能使人精神振作,斗志激昂,全力以赴克服一切困难,即使生命受到威胁,也不轻易放弃心中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坚定信念。

当今社会,由于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不少青少年信念迷茫甚至缺失,终日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经受不了挫折。造成部分青少年革命信念淡薄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当代青少年革命信念教育严重缺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青少年革命信念教育非常重要,十分切要。

加强青少年革命信念教育,培育学生坚定的革命信念,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11],使学生“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2]为此,教材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设置“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框题,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设置“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框题。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育学生坚定的信念,从而培养青少年坚定的革命信念。

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无论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潮汕先烈始终坚信马列主义,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定胜利,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用热血和生命践行了“革命不怕死”的铮铮誓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普宁县委书记方家悟临终时,念念不忘党的事业,鼓励杨少岳等同志“坚持下去,为未竟事业而不屈斗争。”[13]革命烈士杨振世从容就义时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并怒斥敌人:“你们杀死我一个人,将有更多的人起来与你们斗争到底!”[14]充分表现出他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和坚信革命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潮汕红色文化充分体现着潮汕先烈坚定革命信念,无疑是我们加强潮汕青少年革命信念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对其充分发掘,我们必须积极探讨,大胆尝试。我们可以在初三级学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课中,开展“探访潮汕先烈革命足迹”探究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竞赛式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潮汕红色文化,从中感受潮汕先辈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大无畏英雄气概,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坚定的革命信念。

四、发掘潮汕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加强青少年艰苦奋斗优良革命传统教育

何为艰苦奋斗?“艰苦”即艰难困苦;“奋斗”即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努力,其实质是不畏艰难困苦,努力开拓,奋力拼搏,百折不挠,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15]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优良革命传统,也是我们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应具有的精神品质。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艰苦奋斗优良革命传统被逐渐淡化并日渐流失,特别是当下不少青少年,生活优越,贪图享受,怕吃苦,不吃苦,吃不了苦。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民族精神危机,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加强青少年艰苦奋斗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十分重要,非常必要。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学会“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16]“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17]为此,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设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框题,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设置“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框题,旨在加强学生艰苦奋斗优良革命传统教育,从而培养青少年艰苦奋斗优良品德。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潮汕先烈勇往直前,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位于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潘岱村的“英雄石洞”,阴暗潮湿,通往石洞的路蜿蜒曲折,高低不平,洞底流水长年不断。19282月,彭湃同志率兵攻占惠来城后转入大南山,隐蔽石洞领导和指挥大南山革命斗争长达四个月,克服潮湿、蚊多、疾病、饥饿等困难,成功避开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缉捕。

担任潮汕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书记的杨石魂同志,毕生投身于潮汕革命运动,经历了艰苦斗争环境的严峻考验。无论是在第一次东征后受军阀通缉的白色恐怖的日子里,还是遭受反动派绑架毒打生命垂危时,无论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员、本人受悬红通缉的血雨腥风中,还是他的胞弟惨遭敌人杀害、家庭受株连,父亲受监禁的险恶环境中,他都始终立场坚定,坚贞不屈。[18]

潮汕红色文化无疑是加强青少年艰苦奋斗优良革命传统教育的丰富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发掘潮汕红色文化这一丰富资源,着力加强青少年艰苦奋斗优良革命传统教育。我们可以让学生亲眼目睹潮汕先烈的革命遗物,阅读潮汕先辈的英雄事迹,聆听潮汕先烈的悲壮故事,使学生在感动中领悟潮汕先烈身上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在留下眼泪的同时暗下决心,立志勤奋苦读,长大报效祖国。

总之,潮汕红色文化内容丰富,价值极大,是加强潮汕青少年爱国主义、革命理想、革命信念、艰苦奋斗优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热情,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掘潮汕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张毅:《潮汕红色文化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载《学园》, 2014年第1期。

[2]《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年,第608页。

[3]齐健,赵亚夫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111页。

[4][5][6][8][9][11][16][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5,14,5,15,5,15,5,14.

[7]理想(汉语词语) 百度百科http://baike.

baidu.com/subview/15579/5001063.htm

[10]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编:《信仰、信念、信心、信任》,2001年,第5页。

[13][14][18]王宋斌著:《红色普宁》,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2011年,第167页,101,158页。

[15]陈友义:《试论潮汕侨批的青少年教育价值》,载《华侨与华人》,2011年第2期。

(作者单位:汕头市友联中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09 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地址:汕头市海滨路12号科技馆大楼六楼

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219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